$CATEGORYS[$top_parentid][catname]

医疗注塑加工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日期:2025-05-21 15:56:00 浏览量:
医疗注塑加工是一种将医用塑料原料通过加热熔融后注入模具成型的技术。其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五个阶段:首先将医用级塑料颗粒送入注塑机的料斗,通过螺杆旋转将原料输送至加热筒。在加热筒内,塑料颗粒被加热至熔融状态,温度通常控制在160-300℃之间。接着,熔融塑料在螺杆的推动下以高压注入闭合的模具型腔,注射压力可达100-150MPa。塑料在模具内冷却固化后,模具打开,顶出机构将成型制品顶出。整个加工过程在洁净环境下进行,确保产品符合医疗级卫生标准。

医疗注塑加工的关键在于精密控制。注塑机采用闭环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并调节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模具采用医用不锈钢制造,表面经过特殊处理以达到GMP要求的表面光洁度。由于医疗产品对尺寸精度要求极高,通常控制在±0.02mm以内,模具设计需要考虑塑料收缩率等因素。加工过程中还需严格控制环境洁净度,部分产品需要在万级或更高标准的洁净车间生产。

这种加工方式可生产注射器、输液器、导管接头等多种医疗耗材,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一致性好等优势。医用塑料需通过生物相容性测试,常用的材料包括聚丙烯、聚碳酸酯、ABS等。成品还需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通常采用环氧乙烷或辐照灭菌方式。整个生产过程需符合ISO13485等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要求。